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8:41    次浏览
'为什么受骗的会是我?我当时是怎样一根筋要把钱汇给骗子的?'昨天上午,吴中警方特意邀请了3名电信诈骗受害者来到南区派出所,现身说法讲述自己被骗时的经过。曾经赴国外参与抓捕电信诈骗犯的苏州警察,现场展示破案过程中缴获的犯罪分子编写的诈骗剧本。警方还邀请心理咨询专家,现场分析电信诈骗受害人心理变化过程的特点、状态和原因。□商报记者 方方小伙轻信网上购票被骗2000元今年5月19日,吴中区横泾派出所接到110报警,一名张姓男子称他在单位电脑上买机票被骗了。原来,张某在苏州一家机械公司上班,平时经常要打'飞的'到南方出差,所以也会偶尔在网上订购机票。前几日,张某计划到广州出差,便想'百度'一下卖机票的网站。他找到一家上海票务网站,该网站图片鲜明,文字详实,看着很像一家正规购票网站。张某就通过网站的提示,在购票窗口填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,购买了一张从上海飞往广州的机票。但是没过多久,他的手机就收到了一个053284084022的短信,称他填写的身份信息不正确,还伴有'不要相信任何电话通知到ATM机上或网上操作退款,以防上当受骗'的友情提示。网站服务貌似很贴心,张某检查了一下,果然身份证的最后一位被改掉了,并让他退款。张某按照操作提示,进行退款操作后,手机又收到了退款将在72小时内退回的通知。这下,张某心里踏实了,毫不犹豫地就又重新支付了一次,静候机票的到来。谁知,机票没等来,等来的确是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。对方称张某的机票没预订成功,让他再到别的网站上购买。张某想想,越来越不对劲,打开原来的网站,哪里还有网站的影子,再电话联系对方,早已关机,前后一共被骗2000元。警方紧急介入数十万元差点打水漂只因接到自称'深圳公安局'的电话,做小生意的姚先生差点搭上全部身家,幸亏警方及时介入,十多万元积蓄毫发无伤。4月14日上午,唐女士和姚先生正在开车赶往公司的路上,突然姚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'苏州市公安局'的电话,说是姚先生的银行卡涉嫌洗钱,已被'深圳公安局'通缉,案件属于国家二级机密,不能告诉亲友。接到电话的姚先生直接去处理银行卡了。唐女士不断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,提示唐女士家里所有的现金,都被转到了老公姚先生的一张建行卡上,此时的唐女士再次拨打姚先生电话,始终处于通话状态,心急如焚的唐女士赶紧报警求助。接到报警的南区派出所民警迅速找到唐女士,初步判断其为电信诈骗后启动紧急程序,与银行联动冻结了姚先生的银行卡账户。之后,民警在附近的建行挨个寻找,最终找到了在柜台准备汇款的姚先生。原来,姚先生对对方深信不疑,把双方老人的养老钱都转到了自己的银行卡上,差点上当。在南环桥批发市场做生意的山东汉子张某,也碰到相似的一起电信诈骗:一自称是苏州市公安局的人打电话给他,称其身份证在深圳招商银行办理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。幸亏郭巷派出所民警吴建兴发现后,在现场劝说耐心解释,并会同银行工作人员一同劝解,张先生才相信自己接到的是诈骗电话。瞄准心理弱点骗子爱冒充'公检法'孙晓瑛是吴中公安分局法制大队的女民警,曾和刑侦警察一起,远赴斯里兰卡等地抓捕电信诈骗嫌疑人。孙晓瑛说,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但万变不离其宗。在国外,警方就在其窝点缴获了厚厚一摞诈骗'剧本'。这些'剧本'相当详细,其中详细地预设了诈骗的每一步,骗子只需照本宣科就行了。按照'剧本',数名诈骗分子轮番上阵,并像'传销'一样分成一至三线骗子。骗子一般随机拨打号码,然后播放已经录制好的语音提示,再假扮相应的角色,比如公安局警察、法院法官等接受当事人的询问。并想方设法把被害人遥控指挥到一个僻静处,在处于孤立状态下一步步诱人入瓮。来自苏州市公安局的统计,今年1至5月,苏州全市共发生了4000多起电信诈骗案,少则几百元,多达数百万元被骗走,其中将近九成以上为冒充'公检法'机关诈骗。对此吴中区青年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段月芬认为,犯罪嫌疑人抓住了人们心理普遍存在的弱点。在电信诈骗案件中,骗子喜欢运用人的恐惧心理吓唬对方。例如,诈骗者编造'涉嫌洗钱犯罪'、'邮包涉毒'等,让普通人产生高度恐惧、害怕的事件。当事人越是觉得被冤枉、越是要去证明自己'是一个好人'。想要证明自己,那就听我的话,我会帮你证明你自己是清白的,最终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。